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编号 zgly000156932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 张慧东  尤文忠  魏文俊  周梅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7年01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714.2 

关键词 辽东山区  原始红松林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碳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我国辽东山区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格局,揭示原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剖面法和经典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以辽东山区白石砬子森林生态站原始红松林作为对象,按照原始红松林内红松、其他针叶树种以及阔叶树种组成比例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原始红松林Ⅰ(6红松4阔叶)、原始红松林Ⅱ(3红松2其他针叶5阔叶)和原始红松林Ⅲ(3红松7阔叶)3种类型,测定了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分析红松林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体积质量、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pH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树种组成的原始红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原始红松林Ⅲ土壤的有机碳、全磷和速效磷平均含量最高,原始红松林Ⅰ土壤的全氮和全钾平均含量最高,原始红松林Ⅱ土壤的水解性氮、体积质量和pH值平均值最高。不同树种组成的原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与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等4个土壤养分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相关性最高的是土壤全氮。另外,土壤有机碳还与土壤体积质量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辽东山区不同树种组成的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但均与土壤有机碳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