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170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动态及其与环境控制因子的关系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7年0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181
X171.1
关键词
涡度技术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净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文摘内容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面积逐年增加,绿地生态系统潜在的碳汇和碳源功能显得非常重要。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基于涡度技术对福州市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连续两年的定位观测,并探讨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年际动态特征及其环境调控因子。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年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和生态系统呼吸(Re)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其中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表现为生长季(4月-11月)以吸收CO2为主,非生长季以释放CO2为主。城市绿地Re均与GPP、GEP呈正比关系,并且拟合线性斜率<1,受生长季的降水量影响较大。采用指数方程对碳交换和土壤温度(Ta)进行模拟,生态系统日平均净碳交换量(NEEday)随Ta的增加呈指数增长模型,Ta可解释80%以上的变异;GEP随着Ta的增加逐渐增加,当Ta达到最高时,并未对GEP产生抑制作用;当气温低于5℃时,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以呼吸作用为主导,当气温高于5℃,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净吸收大气CO2为主导。光合有效辐射(PAR)与NEE呈直角双曲线关系,当光补偿点PAR小于350μmol·(m2·d)-1时,NEE为正值,此时生态系统呼吸大于光合生产;当PAR大于500μmol·(m2·d)-1时,生态系统呼吸与光合生产持平,其碳吸收量基本达到饱和。生态系统最大光合速率、白天平均生态系统呼吸强度、表观量子效率(α)与温度和PAR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均在7月最大和5月最小。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月份NEE残差均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饱和水汽压差(VPD)呈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果为估算、模拟和预测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