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退耕还林区抗逆袋栽植的抗旱与驱鼠(兔)作用



编号 zgly00005402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退耕还林区抗逆袋栽植的抗旱与驱鼠(兔)作用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 王明春  李琪  宗德禄  张宏利  杨清娥  韩崇选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渭南市临渭区林业工作站  吴旗县林业工作站 

母体文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 2007,25(5)

页码 40-45

年份 2007 

分类号 S764.5  S423.1 

关键词 侧柏  抗逆袋  抗旱  驱鼠  黄土高原  生态脆弱区域 

文摘内容 在小型啮齿动物危害严重的半干旱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通过田闻试验与调查分析,对一种新型的抗逆袋栽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抗逆袋栽植可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16.82%~20.74%,提高侧柏幼林保存率34.97%~81.89%,而且这种作用与坡位有关。成活率增幅坡上部略大干坡中部,而保存率增幅坡中部明显大干坡上部。抗逆袋栽植也可显著提高侧柏的树高、地径生长量,且不同规格抗逆袋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大袋对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远大于小袋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大袋可提高侧柏幼树的树高生长量32.73%,提高侧柏幼树地径生长量4.14倍。不同坡位抗逆袋栽植的幼树高生长差异不明显,而地径生长量坡中部明显大于坡上部。抗逆袋栽植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的效果,与其内涂层在改善根区土壤水分状况中的作用密切相关。采用抗逆袋栽植可显著预防鼢鼠、达乌尔鼠兔和草兔对新植幼树的危害。与对照相比,抗逆袋栽植的苗木危害指数降低34.48%~37.93%。不同坡位抗逆袋栽植的驱鼠(兔)效果亦有较大差异,坡中部效果好于坡上部。但不同规格抗逆袋处理,苗木危害指数并无显著差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