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228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典型地物光谱变化规律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7,43(6)
页码
673-677,F0003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3.621
关键词
地下水供给
生态变化
典型地物
光谱变化
文摘内容
由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距离河道在垂直向的差别,以及气候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异构性.典型地物光谱变化的研究为中下游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提供了基础,实验研究表明:绿色全荣植物中,棉花由于其具有明显绿峰、水分吸收谷和近红外的高反射峰而更加容易识别,其他植物主要差别则集中在550,680,1 420 nm附近的反射峰、吸收谷和1 920-2 500 nm之间的反射率;与绿色植被相比,枯枝的光谱在可见光部分的绿峰和红光吸收谷不明显,但在可见光部分波形有所差别,而与流沙土壤光谱相比,各波段反射率变化较大;对比不同荣枯比例的植物光谱发现,同一种植物随着荣枯配比的变化,除可见光绿峰、近红外反射峰和各水分吸收谷变化外,最明显的是在近红外1 420-1 820 nm之间和短波红外1 920-2 500 nm之间反射率随着枯枝的比例增加而明显升高;关于土壤光谱,中下游各断面占主要类型的流沙土光谱相差不大,但是盐碱土和含有一定水分的盐碱土则变化较大,而且反射率基本低于流沙土,结壳土则除在近红外和短波红外部分变化更加平缓而有所差别外,其余波段接近流沙土;同样的土壤背景下,近红外和短波红外部分反射率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覆盖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