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灰毛豆树皮中的杀虫成分及其杀虫活性(英文)



编号 zgly00014101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灰毛豆树皮中的杀虫成分及其杀虫活性(英文)

作者 李有志  李冠华  魏孝义  刘仲华  徐汉虹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1年12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482.3 

关键词 灰毛豆  杀虫化合物  杀虫活性  白纹伊蚊  小菜蛾  桃蚜 

文摘内容 为确定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树皮甲醇提取物中的杀虫成分,以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4龄幼虫为靶标昆虫,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其活性成分,然后根据各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玻片载蚜法和点滴法测定了各化合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无翅蚜成虫和小菜蛾Pluttella xylostella 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从该植物树皮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对白纹伊蚊幼虫具有毒杀作用的化合物,即12a-羟基鱼藤酮(12a-hydroxyrotenone),4’-hydroxyemoroidocarpan,豆薯内酯(pachyrrhizine),鱼藤酮(rotenone),6-甲氧基香豆素(6-methoxycoumarin),(-)-edunol,obovatin,pongachin,12-acetyelliptinol和2-hydroxyrotenone。这些化合物对该蚊虫幼虫处理24 h的LC50值分别是12.5,22.1,25.0,34.1,43.4,58.4,121.9,191.0,219.8和250.0 mg/L。3个化合物(4’-hydroxyemoroidocarpan,鱼藤酮和12a-羟基鱼藤酮)对桃蚜成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表现出毒杀活性,它们对桃蚜24 h的LC50值分别是49.9,1.9和0.9 mg/L,对小菜蛾幼虫24 h的LD50值分别是49.8,197.1和40.9μg/头。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4’-hydroxyemoroidocarpan,2-hydroxyrotenone,(-)-edunol,12-acetyelliptinol,pongachin和obovatin]和2个已知的香豆素类化合物(6-甲氧基香豆素和豆薯内酯)。阐明这些杀虫化合物的结构不仅有利于理解植物和昆虫的关系,而且有助于评价该植物及其活性化合物作为植物源农药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