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湿地松林下6树种光合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7525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湿地松林下6树种光合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吴统贵  曾广泉  肖杨根  姚婕  虞木奎  成向荣  王臣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吉安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1,35(5)

页码 135-138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18 

关键词 红壤  林下树种  光合作用日变化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文摘内容 以红壤区湿地松林下栽植的6树种为研究对象,监测了各树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同时系统分析了Pn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木荷(Schima superba)和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的Pn日变化均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11: 00,分别为(19.82±2.66)、(14.58±1.79)、(16.11±4.82)、(14.92±3.67)μmol/(m2.s);而椤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和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则呈现为双峰曲线,最大值分别为(8.91±1.81)、(10.85±1.63)μmol/(m2.s)。各树种日平均Pn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麻栎、木荷、黧蒴锥、胡枝子、杨桐、椤木石楠。方差分析发现,麻栎、黧蒴锥、木荷的Pn显著大于椤木石楠和杨桐(p〈0.05)。通径分析发现,黧蒴锥、麻栎和胡枝子的Pn动态变化主要受饱和水蒸气压差(VPD)、温度(T)、相对湿度(RH)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木荷主要受VPD、T和PAR的影响,而椤木石楠和杨桐的主要受VPD、T、RH的影响,且各物种各因子均具有较大的间接通径系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