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盐生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6964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湿地典型盐生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研究

作者 郭嘉  陈纪香  于一雷  徐卫刚  马牧源  赵娜娜  李肖夏  朱耀军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东营市林业局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 2020年0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4.2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盐生植物  蔗糖酶  纤维素酶  脲酶  蛋白酶  磷酸酶 

文摘内容 选择黄河三角洲湿地盐角草、盐地碱蓬、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6种典型盐生植物群落,研究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的活性特征。结果显示: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逐渐升高,9月以上各植物群落蔗糖酶活性依次分别为279.05 U/g、291.62 U/g、304.82 U/g、334.60 U/g、333.03 U/g、357.30 U/g,均显著高于6月;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20 U/g、24.01 U/g、25.40 U/g、30.09 U/g、30.89 U/g、33.12 U/g,除盐角草群落外均显著高于6月。9月獐毛和星星草群落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6月。所有植物群落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8月达最高,分别为151.65 U/g、165.36 U/g、177.85 U/g、197.30 U/g、189.71 U/g、203.00 U/g,除盐角草群落外,分别显著高于6月。磷酸酶活性7月在除盐角草群落外的其他植物群落中比6月显著提高,后期则变化不大。相同生长期不同植物群落之间,几种酶活性均表现出在星星草和獐毛群落高于盐角草和碱蓬群落。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理解滨海湿地不同盐生植物群落土壤特性、盐碱地改良及群落演替等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