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3500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氰化物污染的植物修复可行性研究
作者
于晓章
TrappStefan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系
母体文献
生态科学
年卷期
2004,23(2)
页码
97-100
年份
2004
分类号
X131.3
X173
关键词
氰化物
污染
植物修复
可行性
土壤
文摘内容
氰化物是日前世界范围内最常使用的提取黄金和白银等贵重金属的沥滤剂。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及对人畜和其它生物的毒性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本试验用一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来观察黄豆(Glycine max(L.)Merr.)和玉米(Zea mays L.)对氰化物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的可能性。室温条件下(23.0-26.0℃), 低浓度的氰化物污染液对(≤45.5 CN mg·L^-1)二种测试植物的生长没有产生任何毒性作用: 而在高浓度的氰化物试验组(≤91.0 CN mg·^-1), 二种测试植物的生长都 出现了明显的滞长现象(生长率下降大于10%), 但没有观察到其它毒性反应。同时实验是在一封闭的玻璃器皿(100mL)中进行的(100 mL的氰化钾溶液中加入1.5g)(鲜重)植物的叶片, 氰化钾溶液的浓度大约1.0 CN mg·L^-1)。在为期28h的时间内, 水溶液中超过90%的氰化物被植物的叶片去除; 黄豆和玉米的叶片细胞对氰化物支队率分别测定为4.43 mg CN·kg^-1(鲜重)·h^-1和3.42mg CN·kg^1(鲜重)·h^-1。本实验结果表明, 植物对氰化物污染的土壤原位修复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和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