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编号 zgly00016460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作者 倪铭英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 2018年03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X2 

关键词 《瓦尔登湖》  生态思想  精神家园  简单生活  人性复归 

文摘内容 十九世纪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阶段,面对充斥着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工业社会,亨利·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以超前的眼光预见到了工业社会精神失落的后果,并毅然选择在瓦尔登湖畔度过为期两年的与禽兽相伴,与飞鸟为邻的农耕生活。《瓦尔登湖》(Walden)一书便蕴藏着梭罗批判现实社会、回归自然的渴望和探索内心的呼吁。他强烈反对以牺牲自然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以及用物质享受来代替精神进步的做法,深切地希望像守住瓦尔登湖那样守住人类的精神家园。梭罗呼吁人们勤劳节俭,褪去华丽的装饰,过质朴的生活,找回人类最本真的东西。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梭罗认为改变人类心灵深处的价值倾向,可以提升社会风气,最后实现社会整体道德品质的升华,从而使人类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他呼吁人类减少对欲望的过度关注,将疲于奔命的时间用在思考人类应当如何正确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减少一些自己给自己的束缚,让肉体和精神共同回归自由。这种深刻的人性复归的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可以使我们从物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做大自然的旅居者而不是占有者,放慢脚步去探索内心深处的瓦尔登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