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583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DNA C-值与被子植物入侵性关系的数据统计分析——以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为例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28(8)
页码 3698-3705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中国 被子植物 DNA C-值 入侵性 杂草 统计
文摘内容 统计了中国境内有分布的539种被子植物的DNAC-值,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分类群、生活型、倍性、生活史类型以及在杂草和非杂草类群中的分布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539种被子植物DNAC-值平均为4.06pg,其中木本植物的DNAC-值平均为1.84Pg,低于草本植物的平均值(5.02Pg);(2)双子叶植物(360种)的DNAC-值平均为2.20Pg,极明显地小于单子叶植物(179种)的平均值(7.80Pg);(3)1年生植物的DNAC-值平均为2.78Pg,明显小于多年植物的平均DNAC-值(6.65Pg);(4)134种杂草的DNAC。值平均为1.93Pg,明显小于非杂草草本植物的平均值(6.75pg),含杂草较多的科,平均DNAC-值相对较小;(5)统计的47种入侵杂草的DNAC.值平均为1.76Pg,略小于134种杂草的平均DNAC-值(1.93Pg),极显著地小于非杂草性草本植物(6.75Pg);(6)以科为单位,不同科的DNAC-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7)DNAC-值与染色体倍性的关系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倍性的增加,基因组变小;(8)在同一科、属中,与非杂草相比,典型杂草的DNAC-值往往偏小;(9)总体上杂草或杂草性强的植物,它们的DNAC-值比非杂草性植物的要小。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例外,例如野燕麦(Avenafatua)的DNAC-值就高达14.15pg,而相反,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的一些非杂草栽培植物,却具有很低的DNAC-值。结论:DNAC-值在预测外来物种的入侵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间、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之间、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之间,特别是在不同的科之间,植物的DNAC-值较明显的差异,因此,根据DNAC-值预测外来物种的入侵性,应该严格地限于同一科(或属)内的相关物种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