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入侵种福寿螺的养殖液对水环境及本地种铜锈环棱螺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280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入侵种福寿螺的养殖液对水环境及本地种铜锈环棱螺的影响

作者 房苗  徐猛  罗渡  顾党恩  杨叶欣  牟希东  胡隐昌  罗建仁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6年07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917.4 

关键词 福寿螺  养殖液  铜锈环棱螺  生态影响  入侵机制 

文摘内容 以大薸(Pistia stratiote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小竹节草(Najas guadelupensis)为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食物,养殖数量设置为0、2、4、8、16和32只,分别在养殖的第1、3、5、7和9天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温度、pH、溶氧以及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溶解性磷酸盐的浓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福寿螺养殖液对福寿螺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胁迫实验。结果表明:福寿螺的养殖数量和食物种类对养殖液中的溶氧、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溶氧量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大和养殖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而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养殖液中亚硝态氮的含量只受养殖数量的显著影响(P<0.05);胁迫实验中,福寿螺养殖液对铜锈环棱螺和福寿螺相对生长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福寿螺表现为减速增长,铜锈环棱螺表现为负增长,并且养殖液浓度越高,对铜锈环棱螺的致死效应越大。本研究表明,福寿螺可以通过养殖液改变养殖水体的理化性质,抑制铜锈环棱螺的生长,并对其具有显著的致死效应,这可能是导致福寿螺入侵的一个重要机制。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入侵生态学的理论,也为福寿螺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