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的物种多样性、环境解释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编号 zgly00015792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的物种多样性、环境解释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作者 朱弘  蔡厚才  尤禄祥  伊贤贵  杨国栋  段一凡  陈万东  王贤荣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3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南麂列岛  水仙  α多样性指数  生境  典范对应分析(CCA)  环境因子  空间分布格局 

文摘内容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M.Roem.)自然居群5个典型生境(乔木林地、林缘、弃耕地、荒坡和灌木林地)的物种组成和α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最小生成树(MST)分析和空间点格局分析(SPPA)分别研究水仙自然居群物种分布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水仙与其伴生种的种间关系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5个生境共有植物28种,其中,乔木林地、林缘、弃耕地、荒坡和灌木林地分别有16、13、9、8和8种。5个生境中水仙的重要值均最高。弃耕地和乔木林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灌木林地和林缘其次,荒坡最低。5个生境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弃耕地和乔木林地聚为一组,其他3个生境聚为另一组。CCA排序结果显示:水仙的分布与坡度呈负相关,与土壤的电导率、含水量和温度以及坡向和海拔呈正相关,说明水仙适宜生长于坡度平缓以及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和温度适中的生境。MST分析结果显示:水仙与其伴生种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n.)、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DC.)的种间关系最近,这3个伴生种应作为水仙自然居群恢复生物治理的重点防控对象。SPPA分析结果显示:荒坡中水仙群丛分布数量相对较多,集中分布于东北角,西部和南部较少;在0.0~0.1 m尺度时,水仙群丛表现为随机分布;在大于0.1 m尺度时,表现为集中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南麂列岛大檑山屿水仙自然居群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坡的弃耕地,海岛生境异质性与自身繁殖特性是影响南麂列岛水仙自然居群恢复的关键因素,建议对水仙群落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和相关研究,并结合岛屿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