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编号 zgly00006024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潘标志 

作者单位 福建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09,22(5)

页码 641-646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23.1 

关键词 三尖杉  苗木培育  药用林  栽培 

文摘内容 针对三尖杉生长缓慢的生物学特性,设置了有关苗木培育、幼林栽培和采收利用等试验,并结合生产经验,研究了三尖杉优质苗木培育、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和采收利用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及时催芽和提早至3月进行点播,出苗后适时遮阳(透光率为自然光照的10%),及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可突破1年生苗木生长慢的技术瓶颈,可使大面积培育的三尖杉苗木平均苗高达20 cm,平均地径达0.45 cm。选用药用优良种源和品种,配套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可实现三尖杉短周期药用林高产栽培。若利用山地经营,可选择在Ⅰ、Ⅱ类立地的残次阔叶林林冠下或地形隐蔽、东向的山垅旱地,采用苗高21-25 cm,地径0.40 cm以上的Ⅰ、Ⅱ级优质苗造林,残次阔叶树要求林冠透光率在55%左右。林冠下栽植和山垅旱地造林的适宜密度分别为1 m×0.3 m和0.3 m×0.3 m;若利用农田庇荫设施栽培,应选用苗高15-20 cm,地径0.30 cm以上规格的苗木栽植,栽植密度为0.3 m×0.3 m,遮阳透光率在50%左右。苗木栽种后须加强幼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及配比施用N肥、P肥或K肥等。利用农田设施栽培和山地种植的三尖杉药用林,可分别于栽植后第3-4年和第4-6年秋冬季进行枝叶采收、截干采收和全株采收,截干采收时截干高度以10 cm最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