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接种方法建立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编号 zgly000052131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接种方法建立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比较研究

作者 何宏星  吴正财  张望平  陈彩平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 

母体文献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年卷期 2007,27(2)

页码 112-115

年份 2007 

分类号 Q95-33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成瘤性  动物模型  接种方式 

文摘内容 目的探讨不同接种方式制备的小鼠白血病模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培养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调整浓度至1×10^7个/ml,每只DBA/2小鼠注射细胞悬液0.1ml,分别给以静脉、皮下及腹腔注射。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定期计数各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及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取濒死小鼠的肝、脾、肺、肾等脏器称重并制作病理切片。结果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成瘤天数分别为:14、7和14d;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24.4±3.05,24.8±1.79,18.8±1.79d。接种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18.45±1.84、22.0±4.11、28.48±6.74×10^9/L,接种后3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22.31±12.08×10^9/L(A组)和68.18±2.82×10^9/L(B组);外周血涂片中均可见白血病细胞;各组濒死小鼠肝、脾有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主要为幼稚淋巴细胞,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肺和肾内有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肺脏有明显出血。结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于DBA/2小鼠构建肿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均是可行的方式,各种方法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优缺点,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接种方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