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草本层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编号 zgly00003609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草本层三倍体毛白杨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董慧霞  李贤伟  张健  范冰  陈文德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5,19(3)

页码 70-74,79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14.7 

关键词 退耕还林地  林草模式  土壤抗蚀性  细根  草根 

文摘内容 以未退耕的陡坡耕地作对比, 对退耕还林4年后三倍体毛白杨林地两种不同草本层模式进行的土壤抗蚀性研究, 以及它们和林地细根和草根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林地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上、中、下层和未退耕地在总量上差别不大, 但林地上层和中层大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地, 林地又以自然草林地高于人工草林地; 自然草林地有机质比人工草林地略高, 但不明显, 未退耕地则由于人为增施农家肥而高于林地; 以微团聚体含量为基础的各项抗蚀指标, 虽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林地的抗蚀性高于未退耕地, 但不如以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 各抗蚀指标与林内细根和草根的相关性表明, 就提高大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来说, o~2mm细根总体上作用是很显著的, 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6和0.798; 而≤1mm根系起主要的作用, 这其中草根的作用不可忽视, 无论细根分级如何, 总而言之。凡和有机质相关系数显著的径级, 同时也和团聚体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