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页岩气开发区井场开发对土地利用和生物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463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页岩气开发区井场开发对土地利用和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 陈宏坤  杜显元  郭宇  张心昱  吴骞  王秋兵  贺吉安  马良 

作者单位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0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F426.22  F301.2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  井场  土地利用  植被生物量 

文摘内容 在我国四川页岩气开发区井场周围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村镇、农田,页岩气开发对土地利用变化、植被生物量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2012、2017年遥感影像解译及2017年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分析页岩气开发区的井场、缓冲区土地利用和生物量变化,分析页岩气井区的影响范围及其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结果表明:2012—2017年间,页岩气开发使93.81 hm~2土地转化为工矿用地,其中,近一半(48.6%)为旱地(45.61 hm~2),17.2%为有林地(16.13 hm~2)、11.0%为居民点(10.28 hm~2)、11.1%为灌木林地(10.39 hm~2);页岩气井区开发阶段影响范围在0~50 m,在进入稳产阶段后影响范围减少;页岩气开发造成研究区植被生物量损失2477.53 t,其中,71.6%由井场直接压占造成,其余(28.4%)由井场附属道路及临时占地引起.页岩气井场直接压占旱地和有林地是页岩气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量损失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可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管理、页岩气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