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恒水位蒸发皿蒸发量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指标



编号 zgly00008248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恒水位蒸发皿蒸发量的膜下滴灌棉花灌溉指标

作者 申孝军  张寄阳  孙景生  高阳  李明思  刘浩  杨贵森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11)

页码 3153-3161

年份 2013 

分类号 S274.1 

关键词 滴灌  籽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灌水指标 

文摘内容 为探索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简易方便的高效灌溉指标, 于2008--2009年在乌鲁木齐开展了2个生长季的人工控水试验.在棉花蕾期和花铃期均设2个灌水周期和2个灌水水平, 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花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处理的棉花耗水过程与蒸发皿蒸发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高产棉田[2008年处理T4(蕾期和花铃期灌水周期分别为10和7d, 相应灌水定额分别为30.0和37.5mm)和2009年处理T1(蕾期和花铃期灌水周期均为7d, 相应灌水定额分别为22.5和37.5mm)]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蒸发皿.作物系数(Kp)分别为0.29~0.30、0.52~0.53、0.74~0.88和0.19~0.20; 2008年处理T4的产量(5060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1.00kg·m-3)最高, 2009年处理T1的产量(4467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0.99kg·m-3)最高; 蕾期蒸发皿7和10d的平均累积蒸发量分别为40~50和60~70mm, 花铃期蒸发皿7d的累积蒸发量为40~50mm.在新疆棉区灌45mm出苗水、苗期和吐絮期不灌水, 蕾期和花铃期当蒸发皿蒸发量达到45—65和45mm时开始灌溉, 灌水定额通过阶段累积蒸发量与蒸发皿-作物系数K(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分别取0.5、0.75、0.85和0.75)相乘确定时, 在获得高产的同时可节约灌溉水资源,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可以作为当地膜下滴灌棉田简易方便的高效灌溉指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