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色季拉山土壤抗蚀性空间差异性分析



编号 zgly00016324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色季拉山土壤抗蚀性空间差异性分析

作者 聂晓刚  梁博  杨东升  喻武  万丹  方江平 

作者单位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高寒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8年05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西藏  色季拉山  海拔  土壤抗蚀性  空间差异性  主成分分析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藏东南高寒气候条件下不同海拔土壤抗蚀性的空间差异,为西藏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色季拉山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和土层土壤抗蚀性指标的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土壤质量指数法,构建色季拉山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色季拉山3 200~4 600 m区域土壤抗蚀性强弱进行研究。【结果】在色季拉山海拔3 200~4 600m区域,除团聚体破坏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体积质量外,其余土壤抗蚀性指标均随海拔升高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再缓慢增大的趋势。以变异系数评价色季拉山不同土层土壤抗蚀性的空间差异,土壤团粒类指标在海拔4 200~4 600m和3 200~3 600m区域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02%~123.54%和0.85%~19.58%;土壤基本物理指标的变异系数在海拔3 600m区域出现最大值,而变异系数最小值出现在海拔4 200~4 600m区域;有机胶体类指标即有机质含量的变异系数则在海拔4 600m区域出现最小值,为17.86%,在海拔4 200m区域出现最大值,为93.63%。【结论】通过构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区域土壤综合抗蚀性强弱顺序为3 600m>3 800m>3 400m>4 400m>4 000m>4 600m>3 200m>4 200m。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