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国南方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编号 zgly00004580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南方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任海  李志安  申卫军  余作岳  彭少麟  廖崇惠  丁明懋  邬建国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and Global Institute of Sustainability 

母体文献 中国科学: C辑 

年卷期 2006,36(6)

页码 563-569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8.54 

关键词 极度退化地  热带雨林恢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功能 

文摘内容 由于严重的人类干扰, 全球热带森林面积迅速减少, 现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也受到严重威胁。因此, 热带雨林能否恢复以及如何恢复是一个亟需回答但仍尚无定论的科学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的长期研究则尤为缺乏。利用中国南方热带北缘的极度退化光裸地, 依恢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了3个集水区样地, 即光裸地、桉林与阔叶混交林, 并开展了45年的长期森林恢复实验。通过水、土、气、生等方面的定位观测研究证实: 热带森林一经破坏很难自然恢复, 但在人工辅助下, 雨林是可以恢复的。人工辅助下的热带森林恢复必须克服两类阈值, 一是极端物理条件阈值, 包括高温、干旱与贫瘠: 二是生物多样性水平与景观基底对植物种源与定居过程的限制阈值。人工辅助建立的阔叶混交林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与很强的生态系统功能, 经45年的恢复后已具有热带季雨林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对热带森林的恢复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