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504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荒漠河岸林2种典型植物的耐盐性比较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新疆林业科学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11,24(3)
页码
327-333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23.6
关键词
胡杨
柽柳
耐盐性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文摘内容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K+/Na+变化不明显,Cl-含量和SOD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则呈减少趋势;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SOD活性与MDA含量呈增加趋势,Cl-含量逐渐减少。在3个样地中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柽柳(p〈0.05),其中,样地1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902.70、732.99μg.g-1。在土壤0 10 cm盐度较高的样地1和样地2中,柽柳叶片的K+/Na+和MDA含量显著高于胡杨(p〈0.05);其中,样地1胡杨和柽柳的K+/Na+分别为0.060、0.095,MDA含量分别为8.23、13.96μmol.g-1。在样地1和样地2中,胡杨的叶片Cl-含量显著高于柽柳(p〈0.05);其中,样地2的胡杨和柽柳的Cl-含量最高,分别为2.59、1.49μg.mg-1。在样地1中,柽柳的SOD活性(0.43 U.mg-1.min-1)显著高于胡杨(0.37 U.mg-1.min-1)(p〈0.05)。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胡杨的耐盐性高于柽柳。二者的耐盐机理不同: 在土壤盐度较高的条件下,胡杨主要通过增加叶片脯氨酸含量和降低叶片Cl-含量耐盐,而柽柳则主要通过增加叶片脯氨酸含量,提高叶片的K+/Na+,增强SOD活性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