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岛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及季节动态



编号 zgly00008077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岛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及季节动态

作者 李佳  华尔  张志南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12)

页码 3458-3466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58.1 

关键词 砂质潮间带  小型底栖动物  丰度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文摘内容 以青岛太平湾第二海水浴场(简称"二浴")和石老人海水浴场(简称"石浴")沙滩为研究对象,2008年1、4、7、10月采集小型底栖动物样品,开展砂质潮间带的小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和类群组成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青岛两个砂质沙滩沉积环境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可分为冬春组(1和4月)和夏秋组(7和10月).二浴小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1167.3±768.3)ind·10cm-2,线虫是主要类群,占总丰度的91%.不同潮带的类群组成和丰度分布不均匀,其丰度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且类群组成与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丰度冬春高、夏秋低,总趋势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二浴高、中潮带的小型底栖动物垂直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小型底栖动物随温度升高向深层移动,冬季集中在表层,夏季向深处迁移.石浴小型底栖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1130.2±1419.1)ind·10cm-2,线虫占总丰度的85%,与二浴中潮带沉积环境相似,所支持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及数量基本一致,属于相近沙滩.但石浴中潮带小型底栖动物垂直分布随温度的降低呈向下迁移的趋势.ANOVA和BIOENV分析表明,中值粒径和有机质含量是产生小型底栖动物潮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沉积物间隙水温度、中值粒径、有机质含量是产生丰度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垂直迁移则受沉积物Chla含量的影响.此外,沙滩人类活动是另一个影响小型底栖动物数量及分布的因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