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草地生物量分配及碳密度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031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草地生物量分配及碳密度的影响

作者 刘文亭  卫智军  吕世杰  孙世贤  代景忠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沙漠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生物量  成层性分配  碳密度  荒漠草地 

文摘内容 草地生态系统群落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内蒙古荒漠草地群落生物量垂直分配格局,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着手探讨群落生物量不同成层性分配规律并估算荒漠草地生物量碳密度。结果表明:(1)人工灌溉草地灌木层生物量明显高于放牧和原生草地,草本层生物量表现出灌溉草地>原生草地>放牧草地,而凋落物层表现出灌溉草地<放牧草地<原生草地,地上生物量集中在草本层(60%以上),地下0~10cm生物量大于其他层生物量(P<0.05)。(2)灌木层生物量、草本层生物量、凋落物层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01);地下各层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01);且灌溉草地与原生草地群落地上层生物量与地下层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故可以建立生物量成层性分配模型。(3)生物量碳密度原生草地<放牧草地<灌溉草地。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