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7920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华北落叶松根茎叶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变化
作者
赵亚芳
徐福利
王渭玲
王玲玲
王国兴
孙鹏跃
白小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5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791.22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根
茎
叶
碳
氮
磷
生态化学计量学
文摘内容
以秦岭20年生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季节细根、茎(干)和针叶中的碳(C)、氮(N)、磷(P)含量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茎和叶中C含量在生长季节内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3种器官C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茎>针叶>细根;N含量呈波动式变化;针叶和细根中P含量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茎中P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N和P含量均依次为针叶>细根>茎。在华北落叶松整个生长季(5–10月),细根和针叶中均为全N含量变异性最大,茎中则为P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种器官中C含量的变异性均最小。华北落叶松3种器官中C:N和C:P的季节变化趋势与各器官N、P含量的变化规律相反。N:P值在茎中最高,在细根中最低。整个生长季中C:N的变异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细根<茎<针叶,而C:P和N:P的变异系数从小到大的排序均为细根<针叶<茎。生长季节与不同器官对华北落叶松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C、N和P含量及C:N的变异主要受不同器官的影响,C:P和N:P的变异则主要受不同器官和生长季节的交互作用影响。细根C:N:P质量比(369:7:1)与针叶(309:10:1)相近。细根C、N和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相对稳定,不受生长季节的影响,可用于生态系统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