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小流域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侵蚀产沙影响的^137Cs法研究



编号 zgly00005249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流域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侵蚀产沙影响的^137Cs法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侯建才  李占斌  李勉  王民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7,21(2)

页码 36-39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7.1 

关键词 响水滩小流域  ^137Cs  土壤侵蚀  地貌部位  土地利用类型 

文摘内容 大气核爆产物^137Cs能够强烈地被土壤颗粒所吸附,是一种示踪土壤运移的良好示踪剂。通过对紫色丘陵区响水滩小流域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计算了流域各地貌部位、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研究得出该流域^137Cs含量的背景值是1870Bq/m^2;流域内坡耕地、林地的年均侵蚀强度分别是4468t/(km^2·a)和1759t/(km^2·a);丘顶、丘坡和鞍部的年平均侵蚀强度分别是2125,4676t/(km^2·a)和3625t/(km^2·a).槽土和水田则是沉积区。分析结果表明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影响巨大,坡耕地是该小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