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五台山旅游开发与植被景观相互影响的生态效应评价



编号 zgly000163629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五台山旅游开发与植被景观相互影响的生态效应评价

作者 牛莉芹  程占红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环境经济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0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五台山  旅游开发  植被景观  生态效应评价 

文摘内容 研究旅游对植被的影响对于景区生态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景观重要值(LIV)、物种多样性(SD)、群落结构比(PCS)、阴生种比值(NSP)、伴人种比值(PS)和旅游影响系数(TII)6个方面,构建了一套涉及4个层次、27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并结合五台山景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同方向上,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活动越来越少,植被景观依次由居民区、商业区或人工植被区向草本区、灌草区和乔灌草区的方向演替。相应地,LIV、SD、PCS、NSP和生态效应值(EIV)越来越大,PS和TII越来越小。(2)不同的植被类型,其景观特征明显不同。对于LIV、SD、PCS、NSP和EIV5个特征值的表征,草本区<灌草区<乔灌草区;至于PS和TII,草本区>灌草区>乔灌草区。旅游干扰下不同种群有不同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其中,青杨种群相对独特。(3)就整个台怀镇而言,旅游开发程度的空间格局是景点分布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景观对此有着明显的生态响应。不同方向上样地的数量就是旅游开发程度强弱的表征。正南和东北方向开发程度最强,其次是正北、东南和西南、正东方向,西北和正西方向最弱。(4)根据EIV,将整个区域分为四类区:Ⅰ类区为寺庙区、居民区和商业区,Ⅱ类区为草本区,Ⅲ类区是乔、灌、草的混合区,Ⅳ类区是乔灌草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