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03507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分布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孟雪松  欧阳志云  崔国发  李伟峰  郑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4,24(10)

页码 2200-2206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植物  地理分布  分布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  北京 

文摘内容 为了认识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构成特点、变化趋势及保护城市植物多样性, 进而为北京城市绿化提供科学基础, 对北京城区五环内各功能类型的植物进行了抽样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 (1)北京城区五环内共有维管束植物99科307属536种, 其中北京本地种279种, 占总种数的52.05%, 国内引进种150种, 占总种数的27.99%, 国外引进种107种, 占总种数的19.96%。(2)北京城区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 占城区总属数的21.05%, 远低于全北京植物北温带成分占30.30%的比例; 温带亚洲物种、旧世界温带物种、世界分布物种的比例都呈减少趋势; 除旧世界热带物种成分外, 其它热带物种成分的比例都有所增加。(3)城区各功能区物种丰富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公园、学校校园、居民小区、道路、体育中心及单位场院、广场及公共建筑。公园、学校校园植物的总种数都占城区五环内植物总种数的50%以上, 是城区植物的物种库。但本地植物物种比例在所有的功能区中均较低, 甚至在公园与学校校园, 本地物种的比例也分别只有53.86%与52.52%, 居民小区和广场及公共建筑的北京本地种比例分别只有41.39%和40.23%。(4)公园的乔、灌木植物多样性最高, 荒地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 广场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最低。荒地作为临时用地, 草本植物种类丰富, 在某种意义上也发挥着物种库的作用, 这也说明人对绿地的管理是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5)根据植被地带性原则, 应加强对具有物种库作用的公园、学校、荒地中本地种的筛选和研究, 保护本地物种资源和城市物种多样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