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草地植物群落最优分类数的确定——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编号 zgly00014594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草地植物群落最优分类数的确定——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作者 袁秀  马克明  王德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8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环境  指示物种  最优分类数  物种组成  植被分类  黄河三角洲 

文摘内容 植被生态学研究中常需要将样地-物种属性数据划分为多个具有生态意义的集群,在植被分类过程中不仅要在分类方法上做选择,还要确定该植被数据分多少类最合适。有很多指标来确定群落划分中的最优分类数,但都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将黄河三角洲227个样地数据用Ward等级聚类法进行了分类。为了找到最优的分类数和判断指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对植被数据分为2到15类时进行分析。主要从3个方面对最优分类数进行判断:1)比较集群内的同质性和集群间的异质性;2)基于集群的物种组成、环境变量的不同,确定集群与环境的相关性;3)基于物种在不同集群内的频度与多度。判断指标主要包括:average silhouette width指数、Goodman and Kruskal’s Gamma系数、Dunn指数、集群分布的熵、wb.ratio指数、Calinski and Harabasz指数、C-index指数、partana指数、biserial指数。用多响应置换过程对集群间物种组成和环境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用指示物种从生态角度对各集群进行判别,并对指示物种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不同判断标准得到的黄河三角洲最优分类数不同,得到的最优分类数包括分为2、5、7、和15类;多方面综合判断,认为在分为7类时最好。群落分类中应该有较优的断点,划分类较少时,集群特征不明确;划分类较多时,集群特征虽然更明确,但可能会导致较多的小集群,且小集群间环境差异不显著。7类较优,能满足物种组成差异、环境差异、群落内和群落间差异、所含信息量多的要求。分为2—6类时应该都是有意义的,只是所代表的群落特征不同。各判断标准中,dunn、silhouette、Calinski和Harabasz指数和指示物种能比较有效的判断最优分类数。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物种属性数据的得到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