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685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滇西北亚高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与根系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65022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039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08,36(5)
页码
1961-1963
年份
2008
分类号
S152.5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土壤剖面
地下根系生物量
滇西北
文摘内容
调查了滇西北亚高山5种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0~15cm)的含水量、容重、剖面特征以及地下根系生物量。就0~15cm土壤层的平均含水量而言,刈草草地>放牧草地>种植草地>青稞地>荒山灌丛,说明耕种(青稞地)使土壤干燥,荒山灌丛土壤含水量较低,与其所处的微地形有关。青稞地由于人为翻耕的原因,表层土壤中植物根系很少,土壤容重最大,其他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容重均≤1.00gg/cm^3,可能是土壤层中有大量植物根系的原因。种植草地经过1次翻耕,其土壤容重小于经过多次翻耕的青稞地,大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说明土壤植物根系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容重的大小。在土壤容重计算过程中,应考虑植物根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