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毛白杨叶片膨压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524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毛白杨叶片膨压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作者 李豆豆  席本野  王斐  贾素苹  赵洪林  贺曰林  刘洋  贾黎明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聊城市林业局  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工作站  北京市大兴区林业保护站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7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92.117 

关键词 叶片膨压  ZIM-探针  液流速率  水分胁迫  毛白杨 

文摘内容 明确毛白杨叶片膨压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可以为以叶片膨压作为水分亏缺指标指导灌溉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滴灌条件下的二年生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充分灌溉(FI)和控水灌溉(CK)的叶片磁力探针压力输出值(Pp)进行了连续监测,并同步监测了土壤温度(Ts)、土壤水势(Ψs)、液流速率(VSF)和气象因子,探讨了不同水分处理下毛白杨叶片膨压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天气条件下的Pp均呈明显的昼高夜低变化规律,且晴天的峰值宽度最大;2)标准化相对叶片膨压((35)Pp)与VSF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均呈正相关关系,都可用二项式函数描述,决定系数(R2)从大到小依次是:晴天(R2=0.87)>阴天(R2=0.72)>雨天(R2=0.31);3)影响Pp变化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以及饱和水汽压差(VPD),其中PAR与Pp协同变化最一致;4)(35)Pp对不同环境因子均存在时滞效应,且不同水分处理的时滞圈大小不同;5)不同水分处理的Pp曲线形状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毛白杨叶片膨压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且与晴天液流速率存在高度的协同变化,有作为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的潜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