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593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 刘雷  安韶山  黄华伟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20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54.4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LB法  Yoder法  黄土丘陵区  植被类型 

文摘内容 植被类型直接影响土壤特性,对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水稳性团聚体是反映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选择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应用Le Bissonnais(LB)法和Yoder法测定了森林、森林草原两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对比分析了LB法3种处理的结果,并计算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可蚀性因子K值。结果表明:在LB法3种湿润处理下,预湿后扰动处理(wet stirring,WS)对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坏程度最大,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0.2 mm为主;快速湿润处理(fast wetting,FW)对团聚体的破坏程度次之;慢速湿润处理(slow wetting,SW)对团聚体的破坏程度最小,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以>2 mm团聚体为主;说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土壤团聚体破坏的主要机制是气爆作用(消散作用)和机械扰动。LB法的3种处理结果中预湿后扰动的测定结果与传统的湿筛法(Yoder法)更接近。LB法包含Yoder法的基本原理,能够全面、准确的测定土壤团聚体结构,适宜作为黄土丘陵区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森林植被类型的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大于森林草原植被类型,且SW>FW>WS,但可蚀性因子K值却是森林植被类型小于森林草原植被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由小颗粒向大颗粒转变,土壤结构趋于稳定。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壤团聚体形成过程及土壤团聚度也有差异,因而造成土壤可蚀性和土壤抗蚀性能不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