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编号 zgly000145970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内蒙古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作者 韩海斌  周晓榕  庞保平  张敏哲  李海平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1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433.2  Q963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遗传分化  聚类分析 

文摘内容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区主要的害虫之一。为了从分子水平评价内蒙古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遗传分化,本文采用8对微卫星引物对内蒙古15个地点的亚洲小车蝗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4517~13.2881,多态信息含量值为0.5601~0.8563,Shannon氏多样性指数在0.7018~4.1789之间。15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36,Nei氏期望杂合度为0.5303~0.6513,群体遗传距离为0.1092~0.4235,群体分化率Fst平均值为0.1612,基因流Nm平均值为1.6164。8个微卫星位点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大,基因交流程度中等,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15个不同地点的亚洲小车蝗种群根据遗传距离共聚为6支。种群间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关系。高山和沙漠对不同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的迁移具有阻碍作用,可能是形成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探索不同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亚洲小车蝗的综合治理策略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资料。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