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开发潜力及对策



编号 zgly000158263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开发潜力及对策

作者 吴凯  黄荣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北京100101 

母体文献 地理科学 

年卷期 2001年05期

年份 2001 

分类号 F124.5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水土资源  可持续性  潜力  对策 

文摘内容 黄淮海平原耕地顷均水资源量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 1 4 ,目前缺水率为 19.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为我国较为严重的缺水区 ,尤其是海河低平原区。土地资源利用对种植业而言 ,属于临界可持续状态 ,山前平原区指数值最低 ,有使耕地进一步向非农用方面转化的可能。 2 0 10年 ,本区水资源可供水量将比 2 0 0 0年增长 2 2 .4%,耕地面积仍能维持 1998年水平。本区水土资源的区域匹配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山前平原区与海河低平原区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大 ,土地利用受缺水制约 ,水资源利用率已超过 86 %,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不足 2 5 0 0m3 hm2 ;但黄淮平原区和滨海低平原区水土资源均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水资源利用率低于 5 0 %,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分别为 3330m3 hm2 和 70 2 0m3 hm2 。本区水土资源利用的对策应为 :积极开辟灌溉新水源 (2 0 10年外流域调水量和污水处理回用与微咸水利用量分别占可供水量的 2 0 .2 %和 4.9%) ,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 ,加快中低产地改造与高产农田的建设 (中低产地改造后每公顷可增产粮食 195 0kg)以及实施稳定北部、提高中部、发展南部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发展布局 ,以促进其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