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稀有濒危植物长柱红山茶种群特征及数量动态研究



编号 zgly000153078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稀有濒危植物长柱红山茶种群特征及数量动态研究

作者 刘海燕  杨乃坤  李媛媛  洪江  邹天才 

作者单位 贵州省植物园  贵阳中雄林业生态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贵州科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1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4 

关键词 长柱红山茶  种群特征  时间生命表  数量动态  特有植物 

文摘内容 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 Chang ex F.A.Zeng et H.Zhou)是贵州特有经济植物,分布于贵州省金沙沟桫椤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海拔950~1400 m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为我国珍稀濒危物种。通过对长柱红山茶密集分布的两个典型样地(望乡坡A和方山B)采样调查,采用径级代替龄级的方法绘制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ln(ln))、生存率函数(Sn)进行生存分析研究,用动态指数(Vn、Vpi)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发展动向。结果表明:长柱红山茶种群的年龄结构总体上呈衰退型早期阶段,即中龄个体数量多、幼龄个体数量少,其生存曲线基本属于Deevey-Ⅰ型;生命表及其相关曲线分析显示,长柱红山茶种群有早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逐步衰退的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发现,幼苗不足,自然更新困难,但仍有一定的恢复潜力,且A种群受环境影响较大,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时间序列分析表明,A、B两个种群的衰退现象是在最近的1~2个龄级时间内开始的,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在未来4个龄级时间后,该物种原生种群将进入典型的衰退型年龄结构。因此,系统研究其种群特征及繁殖规律,并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采取人工繁育幼苗并种植回归原生境或引入相似生境中,通过栽培增加其种群数量和扩散能力,对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