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080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假狂犬病毒标记研究神经传导通路的新进展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系
母体文献
解剖科学进展
年卷期
2006,12(1)
页码
86-91
年份
2006
分类号
R322.85
R338.27
关键词
神经传导通路
假狂犬病毒
病毒标记
周围神经系统
跨神经元
基因重组技术
荧光蛋白
病毒的结构
转基因动物
信号放大
文摘内容
假狂犬病毒能在感染后寄生于周围神经系统, 并跨突触感染相连的神经元或器官。由于能自我繁殖使信号放大, 因此很早就被用作标记物研究神经传导通路。假狂犬病毒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特别是膜蛋白与病毒的侵袭, 跨神经元传播密切相关。近年来, 研究人员通过反复传代筛选或基因重组技术剔除了某些膜蛋白或加入了新的荧光蛋白, 创造出一批新的病毒, 使假狂犬病毒能够研究更多级神经元, 直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 通过多重标记来观察各神经通路问的相互作用。此外, 特定的转基因动物和新型假狂犬病毒合用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繁多的病毒种类和使用方法给研究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实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选择, 使用假狂犬病毒必然能够对神经传导通路研究起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