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光响应机理模型的不同植物光合特性



编号 zgly00015328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光响应机理模型的不同植物光合特性

作者 叶子飘  胡文海  闫小红  段世华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6年09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945.11 

关键词 光合作用  光合特性  机理模型  光合电子利用效率  有效光能吸收截面 

文摘内容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特性,用LI-6400-40B荧光仪同时测量了葎草(Humulus scandens)、白泡桐(Paulownia fortunei)、龙葵(Solanum nigrum)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合作用对光的响应曲线。利用植物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和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机理模型研究了这3种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葎草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但其捕光色素分子的本征光能吸收截面最大;白泡桐的叶绿素含量是龙葵的1.2倍,但这两种植物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没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龙葵的捕光色素分子的本征光能吸收截面要比白泡桐大,而它处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要比白泡桐短,且龙葵的电子利用效率要比白泡桐大。此外,捕光色素分子的有效光能吸收截面和处于激发态的捕光色素分子对光响应曲线的差异也有可能影响它们的光合特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