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河流域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编号 zgly00005601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河流域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白福  李文鹏  黎志恒 

作者单位 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08,25(2)

页码 219-224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植被退化  土壤旱化  河水量减少  黑河流域 

文摘内容 黑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十分脆弱。据调查资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河中下游地区天然植被严重退化,植被覆盖度大于70%的林灌草甸草地减少了78.26%,覆盖度介于30%~70%之间的湖盆、洼地、沼泽草甸草地以及产量较高的草地减少了约40%,草地总面积也减少了将近50%。额济纳绿洲林地和沼泽地草匈植被面积与50年代相比,分布于河岸的胡杨、沙枣林面积减少54%,红柳林面积减少33%,成片的芨芨草甸、芦苇沼泽逐步消失,已被旱化的骆驼刺、花花柴、黑果枸杞群落取代;沿河乔灌木林严重退化,以疏林为主且林木生活力极差。植被退化的因素很多,近年来自然环境在缓慢地向干旱变化,但非主要因素,主要是进人下游的水量呈减少趋势,由此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从而加大了包气带厚度,造成了包气带土壤的极度干旱化,使部分不适宜该水分和盐分生存的植物长势由密变稀、由好变坏、甚至死亡。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