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95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秦岭锐齿栎林土壤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解梦怡
冯秀秀
马寰菲
胡汗
王洁莹
郭垚鑫
任成杰
王俊
赵发珠
作者单位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8)
页码
885-894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比
土壤酶活性
养分循环
海拔梯度
锐齿栎林
文摘内容
研究微尺度海拔梯度土壤酶活性与化学计量学比值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对于探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秦岭太白山6个海拔(分别为1308、1403、1503、1603、1694和1803m)的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锐齿栎叶片、凋落物、细根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KP)、β-1,4-葡萄糖苷酶(β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βX)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探究不同海拔植物、土壤、酶含量如何变化及驱动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5种土壤酶活性在海拔梯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CBH和βG活性随海拔升高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βX与之相反;NAG与AKP活性在1408–1694 m呈下降趋势,在1803 m处有所升高;土壤总体酶活性随海拔上升整体表现为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不同程度上受到植物和土壤C、N、P资源及土壤水热条件等的调控,其中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较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可被认为是锐齿栎林中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总之,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在微尺度海拔梯度上具有差异性,且受到植物和土壤C、N、P资源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