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生境下石生苔藓的固土持水作用



编号 zgly00017333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生境下石生苔藓的固土持水作用

作者 涂娜  严友进  戴全厚  任青青  蒙文萍  朱列坤  岑龙沛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林学院  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  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贵州省植物园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15)

页码 12

年份 2021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石生苔藓  固土持水特性  影响因素  生境  喀斯特石漠化 

文摘内容 为探究喀斯特石漠化区典型生境下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持水能力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其石生苔藓分布和形态特征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生境下石生苔藓的固土持水效应。结果表明:(1)生境对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持水能力影响显著。草地中的宽叶真藓(Bryum funkii)固土量最高,为8.85×103kg/hm~2,裸地中的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allum)持水量最高,其最高持水量是自身干重的14倍。石生苔藓植物在裸地和草地中表现出较高的固土率,而在乔木林与草地下具有较好的持水率。(2)苔藓类型对固土持水能力存在显著性的影响。4种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率高低为宽叶真藓>尖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constrictusvar.constrictus)>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美灰藓,且差异显著;4种苔藓植物的持水率强弱为美灰藓>宽叶真藓>卷叶湿地藓>尖叶对齿藓原变种。(3)石生苔藓植物的固土持水能力受自身功能性状和立地环境的综合影响,苔藓植物的固土率与干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持水量与干重和生物量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从固土持水和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应加强裸地和草地两种生境的石漠化治理力度;可考虑将宽叶真藓和美灰藓作为喀斯特岩面生态恢复的先锋苔藓,其能有效解决喀斯特区石漠化大面积基岩裸露问题,提高喀斯特区水土保持效益。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