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竹织叶野螟成虫求偶行为及其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超微结构



编号 zgly000147811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竹织叶野螟成虫求偶行为及其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超微结构

作者 刘曼  杨茂发  徐思远  姚松林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8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Q968 

关键词 竹织叶野螟  求偶行为  性信息素腺体  形态  超微结构 

文摘内容 【目的】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与求偶行为的发生是一致的,其合成和释放的器官是性信息素腺体。为深入了解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生理,开展了竹织叶野螟求偶行为及其性信息素腺体超微结构的研究。【方法】在光周期14L∶10D、温度26±2℃、相对湿度80%±10%的室内条件下,观察研究了竹织叶野螟的求偶行为;依据求偶规律研究结果,选取最活跃日龄雌蛾,在暗期求偶高峰时间段,充分挤压其腹部末端,然后于第8节处横向切下,将切下的腹末标本处理后,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性信息素腺体的表面特征及超微结构。【结果】竹织叶野螟雌雄蛾求偶均具一定的程序性,且求偶行为只发生在暗期,暗期前5 h内雌蛾求偶率较低,6 h后求偶率明显升高,并在暗期7-8 h达到求偶高峰;求偶率与雌蛾日龄有密切关系,3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持续时间也最长。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第8-9节节间膜上,是一完整的环状结构,显微镜下观察其分泌腺为一乳白色囊状体,扫描电镜下其腹面囊状体迂回褶皱多,大体分为3个褶皱区,除第1褶皱区外,其余褶皱区表面密布乳突、凹陷沟和刺状物,且刺状物顶端有孔;背面囊状体皱褶少,其表面形态与第2和第3褶皱区相似。【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竹织叶野螟性信息素合成和释放的时辰节律,也为该虫性信息素的准确提取和鉴定、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