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2167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南方稀土采矿恢复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8)
页码
2126-2132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8.3 X173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植物
积累
植被恢复地
文摘内容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ICP-MS测定, 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稀土矿治理地土壤和主要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以及转移特征。结果表明: 稀土矿治理地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为507.40~841.37 mg.kg-1, 高于对照地土壤的含量。稀土矿治理地土壤中稀土元素主要为交换态, 其含量占总量的61%~98%。稀土矿治理地土壤中稀土元素从原来偏单一的交换态转变为多种形态共存, 其中有机态含量显著升高。植物根、茎、叶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别为40.27~986.01、5.14~206.58、6.81~2364.51mg.kg-1。稀土元素在植物各器官中含量水平除芒萁为叶〉根〉茎, 其他植物均表现为根〉叶〉茎。根据不同植物吸收和积累稀土元素的差异, 可将矿区治理地植物分为富集型和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萁属于富集型植物, 桉树、高羊茅、宽叶雀稗、木荷和油茶属于根部囤积型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