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在种稻改良中的水盐动态及其调节



编号 zgly00010162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在种稻改良中的水盐动态及其调节

作者 尤文瑞  洪庆文  毕思明  赵鸿钧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河北省水利厅勘測設計院  河北省水利厅勘測設計院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1964年02期

年份 1964 

关键词 水盐动态  滨海盐渍土  种稻  土壤脱盐  返盐  地下水流动  排水干沟  末级  渠系  盐调节 

文摘内容 1.种稻改良盐渍土的实质在于灌溉淡水下渗可淋洗土壤中盐分,并形成地下水淡水层。淡水下渗数量及高矿化地下水的排除是影响土壤脱盐及地下水淡水层形成的主要因素。2.目前河北滨海地区所设的末级固定浅排水沟只能影响上层土体的水盐运动,不能调节高矿化地下水;排水干沟虽然可起调节地下水运动的作用,但因间距过大不能控制整个灌溉地段,因而建議末级固定排水沟采用深浅沟相结合的布置形式,以利于保存淡水和排出高矿化地下水,而建立淡水层。3.水田转为旱作后,水盐动态的调节主要是減少淡水层的消耗,防止土壤返盐,主要措施有:末级固定渠系的深沟进行排水,控制地下水位在一定深度;进行秋耕、中耕、灌溉减少地下水蒸发。4.稻田周围地区水盐动态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稻田下渗水的侧渗及稻田高水头的静水压力作用,引起周围地下水抬高,从而导致沼泽化和盐渍化的加重。所以,必需合理的配置稻田,并于水旱交界处设“两河一路”形式的排水沟。5.种植水稻可以在较低标准的人工排水条件下使土壤脱盐并建立地下水淡水层,为转入旱作创造条件。水田改为旱作可消除长期淹水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肥力。水旱输作可使地下水淡水层厚度逐渐稳定,而使土壤达到稳定脱盐。排水种稻实施水旱輸作是改良利用滨海盐渍土的有效途径。但应根据地形、水文地质、土壤及水源条件,区分为常年稻作、水旱输作及水旱输作后改为常年旱作三种情况,其所采用的水盐调节措施亦应有所不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