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



编号 zgly00007925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

学科分类 220.5510;森林采运学

作者 张学伍  陈云明  王铁梅  曲卫东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2,40(1)

页码 93-100

年份 2012 

分类号 S715 

关键词 油松人工林  水文效应  降水截留  土壤储水量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为当地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陕北黄龙山林区典型油松人工林的长期水文定位观测,以采伐上层乔木后自然恢复的灌草地(以下简称"采伐地")为对照,研究油松林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程中林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留率及其对产流与产沙量和土壤储水量等的影响。【结果】从中龄林到成熟林,油松林冠年截留率由17.0%增加到29.7%,其年平均截留率为采伐地灌草层的5倍左右;油松林树干年茎流率平均为2.8%,且与林龄、年降水量关系不明显;油松林枯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约为9.7%,随林龄变化保持稳定,且与采伐地差异不显著;油松林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和产沙量分别为1.76mm/年和1.11t/(km2.年),采伐地较油松林地分别高出10.4%和100%;油松林地0~300cm土层年均土壤储水量为420.1mm,较采伐地减少139.2mm,且随林龄增加以1.8mm/年的速率下降。【结论】油松人工林由中龄林到成熟林的发育过程中,冠层截留降水能力显著增加,年径流深、土壤储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而枯落物层截留率、林地产沙量等则无明显变化;油松林显示出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采伐上层乔木保留地被物层不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合理间伐,可以减轻林地径流深和土壤储水量逐渐减少的不利影响,改善林地水文状况。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