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9184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及枯落物持水特性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2,30(1)
页码
24-29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2.71 S714.7
关键词
退耕模式
植被恢复
水源涵养
持水特性
文摘内容
采用浸泡法对川南坡地退耕成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和弃耕地5年后土壤和枯落物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坡地退耕后土壤自然含水量(t/hm2)、毛管持水量(t/hm2)和最小持水量(t/hm2)增加,并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农耕地的变化规律;4种退耕模式枯落物蓄积量(t/hm2)、自然持水量(t/hm2)、最大持水量(t/hm2)、最大拦蓄量(t/hm2)和有效拦蓄量(t/hm2)呈现出慈竹林〉杂交竹林〉桤木+慈竹混交林〉弃耕地的变化规律。枯落物持水量(g/kg)与浸泡时间的关系为Q=alnt+b,吸水速率(g/(kg.h))与浸泡时间关系为V=ktn;在枯落物持水过程中,前2h内枯落物持水作用较强。因此,林下枯落物在降雨过程前期2h对降雨的吸持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慈竹林能较好地提高坡地退耕后土壤和枯落物水文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