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高原天然草地3种优势物种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5773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天然草地3种优势物种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作者 魏琳  程积民  井光花  赵洁  苏纪帅  刘建  金晶炜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草地  细根分解  养分释放  N沉降 

文摘内容 细根分解是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全球N沉降背景下细根分解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埋袋法研究黄土高原天然草地3个优势物种细根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模拟N沉降(10g·N/(m2·a))的响应。结果表明:细根分解过程分为快速(0~60d)和慢速分解(60~719d)2个阶段。大针茅、甘青针茅和白莲蒿细根分解60d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86.3%,86.2%,90.7%,分解719d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58.1%,64.7%,70.5%,表明细根分解速率大小为大针茅>甘青针茅>白莲蒿。相关分析表明,细根分解常数与细根初始N含量、N/P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初始C含量、C/N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根系分解,3种细根C元素表现为直接释放,N元素表现为N富集,P元素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整体呈波动式下降。模拟N沉降显著抑制了3种植物细根的分解,使大针茅、甘青针茅和白莲蒿细根分解系数分别显著降低了21.3%,26.8%,47.4%。模拟N沉降使大针茅、甘青针茅和白莲蒿分解末期C元素分别增加了26.8%,20.7%,16.6%,N元素分别增加了18.2%,17.0%,13.4%,而对P残留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未来氮沉降的增加会抑制黄土高原封育草地优势物种的细根分解速率,减慢其细根分解向土壤输入C和N养分的过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