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编号 zgly00006595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作者 谢凤瑞  杜凡  王娟  和菊  丁涛 

作者单位 云南省临沧市林业局  西南林学院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0(26)

页码 14562-14565,14570

年份 2010 

分类号 S4 

关键词 CITES公约  海拔梯度  云南红豆杉  石斛  水青树 

文摘内容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为国际著名河流澜沧江的直接汇水区。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并结合询问的方法,对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进行种类、分布特点、生境、所在群落特征、种群数量、更新及人为利用状况和受威胁程度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我国珍稀濒危植物6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11种,以及CITES公约附录Ⅱ的保护植物(均为兰科植物)33种。保护区海拔为1500~3426m,上述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变化的规律表现出典型的单峰曲线特征;在海拔2200~2500(2600)m达到峰值,占55种植物的73%。针对该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的威胁现状,认为: 中低海拔段(1500~2200m)人为影响显著,适生生境减少和退化,要重点进行植被的恢复和加强保护管理;中海拔段2200~2500(2600)m,人为影响较少,主要是加强宣传和巡护管理;海拔2500(2600)m以上的较高海拔段,管理上注意控制放牧,并杜绝火灾的发生。云南红豆杉、石斛、水青树和合果木等5种种群数量最少且受人为干扰最严重,要优先开展种群调查和监测,采集不同的种源进行人工扩繁,保持和扩大它们的野生居群数量,维持和丰富其遗传多样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