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编号 zgly00004744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绿洲景观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帅凌鹰  宋延龄  李俊生  曾治高  刘建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06,14(6)

页码 525-533

年份 2006 

分类号 Q948.157 

关键词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  啮齿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文摘内容 2005年4—5月和9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荒漠一绿洲景观区不同生境中啮齿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乡选择流动沙丘、含砾沙漠、固定沙地、荒漠灌丛、防护林带、灌耕草地、灌耕农田和河岸草地等8种代表性生境, 采用活捕法(4, 800铗日)其捕获啮齿动物254只, 隶属于3科8属9种。利用捕获记录计算了群落结构特征指数, 进一步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察了不同生境啮齿动物群落的相似性, 并存此基础上对不同生境的啮齿动物群落作了聚类分析。群落结构特征指数表明, 啮齿动物物种多样性(用Shannon—Wiener指数测度)在灌耕草地中最低(0.6859), 在固定沙地中最高(1.7036); 物种均匀度(用Pielou均匀度指数测度)在流动沙丘中最低(0.6531), 在河岸草地中最高(1.00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研究区啮齿动物群落可以分成荒漠型群落和绿洲型群落两大类。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在荒漠型生境中密度较高, 总体上具有优势地位, 尤其是在流动沙斤生境中占据绝对优势;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在植被较好的绿洲型生境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在流动沙丘外的其他荒漠型生境中也有发现。除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外, 其他种类的跳鼠只在荒漠型生境中发现。本次调查没有在防护林内部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 但在林缘区域仍有捕获记录。啮齿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捕获率间无显著关联(r=0.240, P=0.566)。本研究提示人为干扰可能对维持研究区域的啮齿动物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