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91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滇中阳宗海流域过去120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0,39(6)
页码
1896-1910
年份
2020
分类号
P46
关键词
花粉
植被
阳宗海
环境变化
文摘内容
根据滇中阳宗海78 cm沉积岩芯的花粉/炭屑分析,重建了阳宗海流域过去1200年的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史。岩芯年代框架的建立基于底部一个植物残体的AMS14C测年和上部的210Pb测年。结果表明:1)阳宗海流域过去1200年的植被变化经历了4个阶段:暖干期(780-1630 AD)的植被以松栎混交林为主,草本植物少;凉湿期(1630-1860 AD)的植被仍以松栎混交林为主,但比重有所减少并存在明显波动,草本植物显著增加;冷干期(1860-1950 AD)和随后的暖干期(1950 AD之后)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人类活动可能已成为影响植被的主导性因素。2) 1200年以来,阳宗海流域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暖期(780-1630 AD)和冷期(1630-1950 AD),分别对应了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且水热条件配置呈现暖干-冷湿的模式,与滇西天才湖、洱海和青藏高原东部等邻近区域较为同步。整个暖期气温波动不大,仅在最暖的12世纪中期到15世纪中期温度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小冰期存在两个气候波动阶段,分别是1630-1860 AD凉湿期和1860-1950 AD的冷干期。阳宗海流域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区域和全球性的海气耦合机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3) 1200年以来,阳宗海流域火灾频次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与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不断增强呈现一致趋势,表明人类活动逐渐成为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