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



编号 zgly00017276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

作者 张宇崴  俞国胜  冀雨  郝琪  梁宇  王金鸣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1,49(4)

页码 142-154

年份 2021 

分类号 TK6  S216.2 

关键词 柱塞式  生物质成型  成型孔入口结构  啮合深度  柠条粉 

文摘内容 [目的]对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对成型效果的影响,为成型模具的设计与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支持。[方法]建立压辊柱塞相对于环模成型孔的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提出设计成型孔入口与柱塞结构尺寸的理论方法。利用理论方法设计柱塞与成型套筒并进行加工,以用于后续生物质成型试验。采用自主研制的液压驱动单柱塞生物质成型机,以柠条粉为原料,成型孔入口结构为变量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对成型效果的影响,进而采用改进后的成型孔入口结构,以原料含水率、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以及成型孔长径比为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啮合深度对提高成型块松弛密度和抗跌碎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参数。最后在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上进行验证试验,对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改进方法设计的柱塞与成型孔间不发生干涉,无需建模仿真验证,简化了设计步骤。采用阶梯形成型孔入口,并适当增加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有利于改善成型过程,提高成型品质。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生物质含水率22%,啮合深度1 mm,成型孔长径比为4.2。[结论]改进的理论方法使成型模具的设计更加简便快捷,对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的分析和改进为生物质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