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白山豆科植物的生态习性、分布、区系分析及其共生固氮能力的调查研究



编号 zgly00011056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白山豆科植物的生态习性、分布、区系分析及其共生固氮能力的调查研究

作者 傅沛云  吴阳  王基选  丁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  辽宁 

母体文献 植物研究 

年卷期 1989年01期

年份 1989 

关键词 区系分析  豆科植物  长白山地区  固氮活性  地理分布  垂直分布  生态习性  山黧豆  热带成分  短萼鸡眼草 

文摘内容 通过作者的调查研究和总结,基本搞清了长白山豆科植物的种类,并在本文内加以阐述,共计22属48种1变种3变型(不包括栽培的,见表1)。同时本文还阐述了每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垂直分布和地理分布情况(表1)并加以比较和讨论。对于区系组成也着重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说明,长白山的豆科植物区系,在其区系发生上与日本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与亚寒带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在它的系统发生的分布历史上是较为古老和久远的。对于长白山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作者在海拔500—2600米的各个垂直分布带内,一共采集测试了14属27种植物,结果表明,每种植物均表现出一定的固氮活性(表2),并可看出种间固氮活性的差异。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结果是有5个种固氮活性显著较高,它们是:苜蓿、米口袋、东北山黧豆、短萼鸡眼草和草木犀;还有4个种固氮活性也明显高于其余各种,此即是黄耆、大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和山黧豆。可以看出,这些植物在其根瘤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是很有前途而值得今后予以充分注意与深入研究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