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683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2510;森林测计学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22(9)
页码
2424-2430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58.1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群落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三门湾
文摘内容
2006年11月、2007年1月、4月和8月在三门湾18个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34种、甲壳动物22种、棘皮动物11种、其他类动物13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2.9%,二者构成了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双鳃内卷齿蚕、小头虫和不倒翁虫是春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双鳃内卷齿蚕和海稚虫为夏季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小头虫、双鳃内卷齿蚕和白沙箸为秋季的优势种;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小头虫和海稚虫为冬季的优势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物量为17.36g·m-2,年均栖息密度为72ind·m-2.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1.53~1.89,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25~2.96,平均均匀度指数在0.83~0.94,3个指数在不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典范对应分析,影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性无机氮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